法國號


Bb與F單調性法國號(Single Horns in Bb & F)












就像它們名字字面的意思,這是基本型的單調性的F調及Bb調法國號(相對於下一項將為您介紹的雙調性法國號)。單調性法國號重量最輕,演奏也最不複雜,所以非常適合初學者。
有些室內樂或主奏演奏者也喜愛使用單調性法國號,因為重量輕,所以吹奏反應迅速、音色可塑性(flexibility)高,適合小型的合奏團。F調法國號在北美很受歡迎,而Bb調法國號則在歐洲大幅成長。

雙調性法國號(Double Horns)










雙調性法國號事實上是將兩支法國號合而為一,也就是結合F調及Bb調法國號的管子與轉閥,共用一個吹口管及揚音管。它結合了Bb調的緊密高音域及快速吹奏反應,與F調的溫暖富表情的音質。雙調性法國號的多用途,使它們成為交響樂團的標準法國號。

高音雙調性法國號(Double Descant Horns)












高音雙調性法國號在高音F調範圍內的音色清晰集中,適合用於演奏巴洛克(Baroque)及室內樂(Chamber Music),它也是演奏高音域的一個捷徑,但它在低音域的部分卻受到限制。
YAMAHA製作的高音雙調性法國號則克服了高音F調的低音域限制,吹奏起來就像標準的降B調一樣。高音雙調性法國號適合演奏室內樂,我們使它音量夠大到可以演奏管絃樂作品。型號881為高音F調/降B調高音雙調性法國號,有一個可轉A調的活塞臂阻擋(A/Plus Stop Valve),882與881相同但多了一個原始F調轉閥(F Natural Valve),以增強低音域的強度。

三調性法國號(Triple Horns)










結構上來說,三調性法國號是所有法國號中最複雜的,它結合了F調Bb調及高音F調於一身,雖然它原來是獨奏用樂器,但越來越受到管絃樂團演奏者的喜愛。它較重的重量,實際上提供了音色的優點;在強奏時仍保持完整的音色。型號891為F調/降B調/高音F調的三調性法國號,892與891相同,多了一個可轉A調的活塞臂阻擋。


音樂大百科辭典上對法國號Trompa的解釋: 






金屬管樂器,錐形管的嘴,管的自身盤捲呈圓形狀,末端是大口徑喇叭口,它是金屬樂器大家庭中最年輕的一員,儘管在漫長的歲月中,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年代出現過類似螺旋形的樂器,但都不能把它們看做是目前這種法國號的前身,管越長,吹奏就越難,螺旋形狀就是這樣形成的,法國號呈此種形狀,使人猜想當初是否曾經把它設計成了狩獵用具,F調活塞閥鍵法國號的全部音域是持續fa#3到do7.



樂器小百科對法國號的說明:法國號(Horn)--浪漫的樂器貴族 






法國號是銅管樂器中最優雅的一種,它可以吹出狩獵時雄壯的曲調,也可吹出甜美浪漫的旋律,表現角度相當廣,但若要把法國號吹的很流暢,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1)法國號音色 






法國號最初是由獸角發展而來,它的基本特徵是管身由細至粗的圓椎體捲繞而成,並藉吹奏者的嘴唇和舌頭產生振動而發聲.十四世紀時,出現一種由金屬鍛造,外形模仿獸角的號角,普遍運用於狩獵和軍樂隊,到了十八世紀,管弦樂團裡法國號逐漸發展出吹嘴,和以手深入喇叭口內改變音高的方法,這類當時稱為[手號]的號角,後來進一步應用了增長管身長度以活塞取代複雜彎管的現代法國號形式.現代的管弦樂團所用法國號名稱,是以出現這類樂器最多地方--法國為命名,直到距今大約五十年前,管弦樂團才正式以音域有三個八度的F調法國號為標準樂器,標準的F調法國號,是由三點八公尺的黃銅所捲成,類似牽牛花的出音口朝向後方,再以右手輕捏著喇叭口支撐樂器



(2)法國號著名樂曲 






由於法國號的音色溫和而高雅,且富神秘意味,所以它在銅管樂器中也可以算是最優秀的樂器了,除了被大量運用於管弦樂作品外,作曲家莫札特Mozart也曾為它寫過四首著名的協奏曲,李查史特勞斯也寫過兩首,另外在韋伯的[魔彈射手]序曲,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以及孟德爾頌的[仲夏夜之夢]中,也可聆聽到它極優雅柔美的表現



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Get Into Classical Music
Chris Craker著 | 洪妤靜著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 P191-P192
第九章  管弦樂團樂器表現
銅管樂器 | 法國號French Horn 






這種銅管樂器是以非常長的圓椎形管製成,但管身繞了幾圈,管尾是鐘形,朝向聽眾的反方向,早期的法國號只有一種長度,吹奏者若想改變音高,藉嘴唇對吹嘴壓力的改變來控制,不僅非常困難,也造成作曲家在寫曲上的嚴格限制,十九世紀時一個非常聰明的活塞製造者想出一個辦法,依吹奏者的需要改變管身長度,並加上三或四個活塞供吹奏者用以改變音高.

法國號本身可以製造千變萬化的效果,是銅管樂器中最多樣性的一種樂器,吹奏者將手置於管口,就可稍微改變音高,及製造消音的效果,如果在管口加上一木塞,聽起來就像是遠方傳來的聲音

請聽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的<<法國號協奏曲>>(Horn concertos,第四號最後一樂章最有名),或是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的四支法國號與管弦樂團的<<單章協奏曲>>,似乎作曲家在寫作他們最感人的管弦樂作品時,總不忘運用此一樂器,例如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的交響樂曲就少不了法國號一展身手的好機會,而理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在寫交響詩<<唐璜Don Juan>>也使用了四支法國號來表現主題中最英氣煥發的部分


來源:管樂之家


如有侵權,請來信citysounds2006@yahoo.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itysounds 的頭像
    citysounds

    citysounds的部落格

    citysoun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